查看原文
其他

如果流失海外的文物会说话

三秦青年 2024-05-23

去年,社交媒体上有一个提问:“博物馆中让你感到最震惊的一件文物是什么?”高赞答案:“大英博物馆一个角落里的一个石枕,上面写着‘家国永安’”。家国永安”这四个字放在枕头上的含义,可能只有我们中国人才懂。

大英博物馆,世界上最大也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近期却被曝出有约2000件馆藏珍品不翼而飞,其中一部分甚至被挂到网上低价出售。

这起失窃丑闻被英国《泰晤士报》形容为“国家耻辱”。与此同时,文物原籍国对流失文物的追索也加紧了步伐。

1
“史诗级的丑闻”

当地时间8月25日,大英博物馆馆长哈特维希·菲舍尔宣布引咎辞职。3个小时后,副馆长乔纳森·威廉姆斯自愿辞职。


《纽约时报》称,在最需要领导的时候,两位“掌门人”在同日宣布辞职,让深陷丑闻的大英博物馆群龙无首。该博物馆理事会主席奥斯本直言“这是一个我们需要清理的烂摊子”。

国际艺术品追回组织创始人马里涅罗则表示,像这样的安全漏洞非常令人震惊,是非常令人尴尬的,可谓是史诗级的丑闻。


事情还要从半个月前说起。当地时间8月16日,大英博物馆发布一则公告,称有藏品“丢失、被盗或损坏”。


它们大多是存放在同一个储藏室内的小物品,包括从公元前15世纪至公元19世纪的黄金首饰、宝石和玻璃制品,近期全都没有被公开展览过。8月26日,大英博物馆理事会主席奥斯本证实,该博物馆“失踪”的藏品数量约为2000件,引爆国际舆论。

2
被解雇的员工

《华尔街日报》等媒体推测,内部人员作案的可能性非常大。
在大英博物馆发布有关藏品失踪的公告之前,一名员工被馆方解雇,他的身份很快被媒体挖了出来。


彼得·希格斯(Peter Higgs),56岁,古希腊和古罗马文物专家,资深策展人,已在大英博物馆工作了30多年。据《泰晤士报》报道,策展人有权独自进入博物馆的私人画廊和大型储藏室,并在离开时不受检查。

大英博物馆没有透露解雇希格斯的原因,而一名丹麦古董经销商格拉德尔(Ittai Gradel)向媒体公开了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

格拉德尔十几岁时从丹麦搬到伦敦,热爱考古学的他是大英博物馆的“铁杆粉丝”。成为古董经销商后,格拉德尔时常从线上拍卖及购物网站eBay上购买艺术品。2014年以来他已经从一个网名叫“苏丹1966”(sultan1966)的卖家手里买了70多件艺术品,大多数单价不到200英镑。


入手的第一件商品是一件美杜莎浮雕,“苏丹1966”在eBay上将其描述为19世纪的复制品,售价仅15英镑。但到手之后格拉德尔发现这其实是一件公元二世纪的罗马珠宝。

起初,格拉德尔只是认为“苏丹1966”看走了眼。但这种“看走眼”后来竟一再发生。

一次,格拉德尔花150英镑购买了一枚被“苏丹1966”描述为古埃及文物复制品的戒指,到手后却发现这是一件货真价实的托勒密王朝时期的文物。由于价值太高,格拉德尔提出要么将戒指退回,要么额外再支付500英镑,“苏丹1966”选择了后者。

格拉德尔曾好奇询问,这些商品来自哪里,“苏丹1966”解释称自己的祖父在约克郡曾开了一家古董店。



直到2020年,格拉德尔在浏览大英博物馆网站时,看到目录中列出的一块浮雕碎片,终于产生了怀疑。他清晰记得同一块浮雕碎片曾在2016年被“苏丹1966”挂到eBay上,还声称是从祖父那里继承的传家宝。

“我意识到这个卖家一直在对我撒谎,他所说的出处一定是假的。”——格拉德尔


据法国《世界报》报道,2006年eBay专门成立了一个团队,监控线上交易,防止文物在英国被非法出售。“苏丹1966”“以真乱假”或许是为了避免引起关注。那么这个“贱卖”大英博物馆馆藏文物的“苏丹1966”究竟是谁?


“苏丹1966”自称名叫保罗·希金斯(Paul Higgins),但格拉德尔发现,他的银行账户名却是彼得·希格斯(Peter Higgs),和大英博物馆的资深策展人同名,而且这位策展人在社交媒体上用的网名就是“苏丹1966”。当他询问“苏丹1966”是否就是希格斯时,对方矢口否认。


2021年2月,格拉德尔给大英博物馆的副馆长乔纳森·威廉姆斯发邮件,提醒博物馆可能存在“监守自盗”现象。邮件发出后有如石沉大海。

3
从博物馆偷东西比你想象的更容易



今年8月,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在这样一篇文章中指出,在大英博物馆的800万件藏品中,只有被展出的那1%是引人瞩目的。

如果你去偷帕特农神庙雕像、罗塞塔石碑,马上就会被发现。但如果你偷的是一块小小的古罗马浮雕宝石,可能连博物馆的策展人都不会察觉。


据《纽约时报》报道,大英博物馆馆藏的800万件藏品当中,仅有450万件在电子数据库中做了数据编目,约占藏品总数的一半。大英博物馆理事会主席奥斯本承认,并非所有藏品都进行了“恰当的编目和登记”。这就意味着一些没有编目的小件文物在失窃后,可能大英博物馆自己都不知道丢的是自家的东西。


数十年来,这种松散混乱的编目制度一直饱受批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打击文物非法贩运小组负责人齐罗吉安尼斯直言,将藏品记录在册是博物馆的“主要责任”,而大英博物馆却将资金优先投入到制作精美的手册和举办活动上。让盗贼有了可乘之机。

据《泰晤士报》报道称,据统计,从英国的博物馆中丢失或被盗走的文物中,有90%以上最终都无法被找回。

几个世纪来,英国从其他国家掠夺文物,藏于大英博物馆,各国要求英国归还文物的声音从未间断。如今一部分文物失窃了,大英博物馆该以什么样的身份去寻找这些原本就不属于自己的文物呢?

这种“名不正言不顺”的尴尬恐怕也是大英博物馆不愿公开失窃丑闻的原因之一。

4

“逃出大英博物馆”

近日,一部名为《逃出大英博物馆》的三集短剧在网上爆火出圈。目前仅更新两集,在某短视频平台上就已收获1300万+的点赞量,并登上多个平台热搜。

短剧脑洞很大,讲述了大英博物馆内一盏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化为人形出逃,偶遇一位来自中国的记者,并请求其帮助自己回到中国的故事。网友看后情绪激动、纷纷留言:“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是时候回家了”。

那么,《逃出大英博物馆》何以赢得观众发自内心的呼声?如果流失海外的文物会说话,它们将如何表露心声?


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截图 


没有炫酷的特技,也没有复杂的情节,《逃出大英博物馆》靠什么打动观众?

发于历史、引人共情。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何时“回家”,是压在中国人心坎上的一块石头。短剧以拟人化手法简简单单演绎出故事,将流失海外中国文物的悲伤情绪具象化展现出来,也将国人深切的情感凝聚于此。

剧中,“小玉壶”或用企盼的眼神问记者“你要带我回中国吗”,或用坚定的语气自问自答,“从哪来回哪去”,跋涉万里、跨越山海也要“回家”,深深触动网友。

从一部短剧和大家对于大英博物馆内中国文物的关切,小编看到了国人对于文物流失海外的复杂情感。

比如,刻骨铭心的屈辱感。大英博物馆里的大部分中国文物,是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时期英国从我国劫掠或通过不正当贸易所得。

讽刺的是,在该博物馆中国馆的入口处写着这样一段话:“中国人创造了世界上最广泛最持久的文明。他们的语言在近4000年的时间里,以同样的方式说和写,他们辽阔的国家联系在一起,表达了一种其他地方无可比拟的统一文化。”

馆方一面夸赞中华文明,一面却将曾经的强盗历史昭告天下。历史是一面镜子,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这些背井离乡、颠沛流离的流失文物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国人,“落后就要挨打”,我们曾有沉痛教训。

比如,望洋兴叹的无奈感。尽管我们在道义上占了上风,但跨国追回流失文物,仍是艰难而漫长的过程。一些曾经的“强盗国家”,无理、虚伪、滑稽、强硬地拒绝归还我国文物,让国人深感无奈。

比如,英国政府就以《大英博物馆法》为理由,自设“禁止博物馆返还任何藏品”的门槛,宣称这些文物在英国能获得比在其本国“更好的保护”,拒绝将文物归还原籍国。

一般而言,流失文物的回归途径主要有三种,即购回、捐回和追索。但许多流失文物通过盗掘和走私等非法途径出境,账目不清,难以取证。指望打着“普世性博物馆”旗号,借口“按照本国法律拒绝归还藏品”的强盗者履行文物归还的国际道义,更是难上加难。

有人说,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参观大英博物馆的国人,看到一件件闪耀灿烂中华文明的瑰宝,却在大英博物馆等其他国家里展出,哪里还笑得出来?如此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如此灿烂的文化,却被粗暴对待、暴殄天物,怎能不感到痛心?


大英博物馆 图源:视觉中国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完全统计,在全世界47个国家、218家博物馆中,中国文物数量达167万件,而流散在海外民间的中国文物数量更是达到这一数据的10倍之多。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如果文物会说话,那么国外许多博物馆里“我要回家”的声音一定响彻云霄。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虽然文物回归阻力重重,但在我国的不懈努力下,整体趋势正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多年来,我国一直通过司法诉讼、协商捐赠、执法合作、抢救征集等各种方式,致力于在国际公约的框架下通过法律或者协商去追索流失文物。同时,已与20多个国家签署防止盗窃、盗掘和非法进出境文物的双边协定或谅解备忘录。

据统计,从1949年至今,我国成功追回15万件流失文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持续加大文物追讨力度,成功促成1800余件(套)流失文物返还。就在近日,瑞士就向中国返还了5件流失文物艺术品,其中包括4件陶瓷器和1枚钱币。

国家的繁荣富强是追回流失文物最坚强的后盾,民族弱则文物失,国运强则文化兴。越来越多文物“回家”,是因为“家底”更厚实,“家”更强大了。相信在不久后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多文物重新回到魂牵梦绕的故土。一念在兹,万山无阻。


陕西省各地市团组织
微博、微信公众号
排行榜来咯!
【8月28日-9月3日】
速来围观


点击可查看大图

(注:以上数据由中青华云提供)

根据榜单显示天汉青年-汉中共青团(1023)、西安青年聚(847)、宝鸡团市委(806)位居微博榜单前三名。


(注:以上数据由中青华云提供)
根据榜单显示,西安青年聚(2072.4)、延安青年(1731.6)、宝鸡青年(1603.3)位居微信榜单前三名。

望各位团团
守正创新、提质增效
努力创作出更多贴近青年
深受青年喜爱的内容哦

◆来源 | 微信公众号“三秦青年”综合整理自浙江宣传、央视网等。本文部分内容为微信公众号“浙江宣传”原创内容,转载请授权。
◆编辑 | 木子
◆校审 | 从心、小红
◆审核 | 张玉军

猜 你  

▽ 新疆产海鲜而且大丰收?网友:“新鲜”(附秦团要讯8.29-9.4)▽ 千万粉丝主播“秀才”被封,“中老年顶流”塌半边?最新进展→▽ 爆火!酱香拿铁刷屏了!交警实测“是否涉酒驾”......





点击【在看+赞】

分享给更多小伙伴!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